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经济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之学科建设研讨会圆满举行

发文时间:2021-11-19

2021年11月19日下午,按照云南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轮巡回指导工作过程中,第一巡回组林书记的督查指导意见,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持续进行,本次学习活动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建云南大学经济学科新体系》为主题进行研讨,会议在经济学院一楼报告厅圆满举行,氛围热烈,效果良好,标志着经济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愈发深入。院党委、行政班子、全院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梁双陆主持。 



研讨会首先发言的是学生党员,2021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邓龄松作为学生代表,结合东非地区工作经历,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引起了许多思考,从而决心攻读经济学。社科处副处长张剑源进行点评,表示一切伟大的发现都基于提出问题,邓同学以亲身经历回答了“为什么要读书以及为什么要读研”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接近生活,接近实际地提出问题,并不断探索寻找解决的方法。 





非税收入研究所所长杨孟禹副教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表示要不断开拓经济学新境界,构建“1+6”学科新体系,进而构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经济学科发展要固本强基、突出特色、回应时代需求。经济学分委会委员、原副院长罗美娟教授点评,指出现在经济学院的学科建设现状是理论强、应用弱,学科建设不但要体现区域特色更要体现时代特色,还应该注重现实的产业发展问题。 




接下来外贸系主任胡颖副教授作为系所主任代表发言,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培育人才。打造专业与学科协同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主要在于育人,通过以赛助教的方式,改变教学手段,基于调研、基于项目培育教师和学生,推动师生科研能力的发展。原书记郭树华教授点评认为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的构建,聚焦人才培育和专业发展,拓展社会科研和人才服务等值得肯定。紧跟十四五规划步伐,根据前期取得的成绩,查缺补漏,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层层分解,具体到每件事上。 




院长、党委委员代表黄宁教授表示人才培养要做到“做好中间,做强两端”,本科阶段的培养需要注重基础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高层次比赛;硕士阶段需要进行学术化培养,提高科研能力;博士阶段鼓励发表文献,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科学研究方面应该服务到地方经济,结合现实主流,突出特色优势,有相对一致的研究领域,促进“新文科+新工科”发展。原院长施本植教授点评,表示应当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实际,明确一系列的问题构建新体系:认真做好规划、认真梳理“新学科”的构成体系、做好“1+1>2”的计算题等。




经济学分委员会委员代表张林教授通过经济学院教师人数、职称占比、退休教师和引进人才等数据,表明了现在经济学院师资力量亟待发力。他表示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应该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搞研究。原院长杨先明教授点评,表示学科建设就是要以人为本,培养人才。专业提供知识基础,学科则是在更大的框架下培养人,应当先研究中国国情及发展的实践、存在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总结规律性的特征,再拓展到原来的理论基础上发展新的体系。学者要有学术的自豪感、专业的自尊,吸收有用的理论服务现实、拓展视野,研究当下的“真”问题。




接着吕昭河老师点评:教师要明白自己的位置,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规划与行动,在讲授课程时,要把高深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讲清楚,提高课堂质量;学生要认真刻苦,有目标的学习,杜绝“懒学”行为。



最后进行的是学生和老师的自由发言讨论环节:柴毅、马子红、傅娟等老师围绕“在一流专业与学科相结合的发展下,我们推动学科建设要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到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时代担当方面来打造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从而实现全流利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增强人才培养的韧劲;课时与学科;思维与视野”等方面进行讨论。



会议最后由院党委书记梁双陆同志进行总结,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的新学科体系建设要脚踏实地,从中国的实践中去研究、去探索,更重要的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去做。经济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过程中,多渠道、多方位学习,依托院级党委进行外部专家和校内专家资源进行系统性学习,重视“万名党员进党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光荣在党五十年”等平台活动,持续推进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鼓励各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在党史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关键时间走出去,更生动的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目前,经济学院已经全面落实完成现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党中央、校党委的安排部署落实巩固学习成果,并结合学院实际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建云南大学经济学科新体系,争取更好的做到以党建促进学科建设,为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一流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撰稿:张玉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