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学院青马学堂第三期顺利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2025年6月20日,经济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青马学堂第三期培训课在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佳韩以“魁阁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围绕魁阁精神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展开,激励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砥砺奋进。
李佳韩副书记以费孝通等学者在抗战时期于云南呈贡魁星阁开展社会学研究的艰辛历程为切入点,生动诠释了魁阁精神的核心内涵。李书记指出,魁阁精神首要的是爱国初心与强国信念,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费孝通等学者放弃优越条件,扎根云南乡村,以学术报国。其次,魁阁精神体现的是艰苦奋斗的意志。李书记分享了学者们在漏风漏雨的魁星阁中坚持研究的细节:“一盏棉纱灯、几箱书籍,却孕育了中国社会学的丰碑。”此外,兼容并蓄的学术胸怀是魁阁精神的重要内核。李书记特别提到:“反对的建设性是魁阁学者们珍贵的品质。”他们来自不同学派,观点针锋相对,却能在争鸣中相互启发,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成果。最后,李书记强调,魁阁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治学原则,呼吁学子们“脚踩泥土做学问”,扎根中国大地,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做真学问。
在交流环节,学员们踊跃提问。一位学员提问:"费孝通先生当年运用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国问题时,是如何突破文化隔阂实现本土化创新的?这对我们当前的学习研究有何启示?"李书记对此进行了精辟解答:“费孝通先生是借鉴西方理论的方法和视角,而非简单套用结论。他们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研究中国乡村,最终形成本土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她进一步指出,这种“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方法论的融会贯通”对当代学习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其他学科,都需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目标,在方法论上要兼容并蓄,在结论上要实事求是。”
此外,李书记围绕青年职业发展等问题作出回应,她指出"青年学子要不断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立足国家发展需求规划职业发展,将个人发展融入强国建设"。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魁阁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学术坚守与创新意识,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坐标。青马学堂通过此类活动,持续引导学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无愧于魁阁精神的青春篇章。
编辑:李振东
责任编辑:李佳韩
审核:柴毅
终审:徐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