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拟获5项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根据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公示名单,我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有5项拟获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具体名单如下: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研究 |
梁双陆 |
重点项目 |
数智技术非均衡扩散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网络的结构冲击与应对策略研究 |
李娅 |
一般项目 |
清代粮食市场调控中的国家能力和士绅行为研究 |
吴伟 |
一般项目 |
推动产业链重构应对外迁风险的路径和政策研究 |
向晓建 |
青年项目 |
耐心资本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机制及路径研究 |
宋玉禄 |
青年项目 |
项目一
项目名称: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简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将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纳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出“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这是“非税收入”第一次写入中央全会决定文件。本项目围绕这一关键话题和重要改革事项,探究:基于我国基本制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应如何通过立法、立规、立范、立据进行规范,如何与其他调控工具协同推进。希望通过本项目研究,为国家推进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改革实施路径。具体是:基于功能定位对非税收入项目科学分类:从资源配置、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公平维护等进行分类,为非税收入项目立/废/改和法治化改革奠定基础。以法治经济理念设计法治化路径: 构建基本法、专项法、地方和部门法规的立法体系。以系统思维厘清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与其他领域治理的关系:厘清非税与规划、税收、金融区域、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的关系,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
负责人简介:梁双陆,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现任云南大学政府非税收入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委联系专家,财政部入库专家。兼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人大财经委咨询专家,云南高校新型智库“沿边开放与经济发展”智库负责人。主要研究财税体制与宏观经济治理、政府非税收入理论、边疆经济学。出版学术专著7部、译著1部,编著合著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国家软科学计划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社科重大项目2项,省级项目20余项。学术成果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
项目二
项目名称:数智技术非均衡扩散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网络的结构冲击与应对策略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简介:数智技术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生产网络。现实中数智技术扩散呈现出复杂的非均衡性和异质性,并在行业间和企业间呈现出剧烈且系统性分化,进而通过投入产出网络引发结构性摩擦和系统性波动。这种结构冲击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网络韧性构成系统性挑战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课题构建了“双重非均衡性”理论框架,将数智技术非均衡扩散纳入生产网络模型,将技术扩散、生产网络与结构转型理论进行融合与推进,深入研究技术非均衡扩散对制造业生产网络的结构冲击效应和结构性失衡的经济后果,探索增强生产网络韧性的有效治理策略,为数字中国战略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供理论和政策参考。
负责人简介:李娅,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转型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与产业政策评估、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等相关领域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4项,承担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智库项目和云南省科技厅项目。在《世界经济》《经济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4部,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报,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研究成果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云南省教育厅产业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项目三
项目名称:清代粮食市场调控中的国家能力和士绅行为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聚焦清代粮食市场调控体系,旨在深入探究国家能力与地方士绅行为在其间的互动关系与运作实践。研究通过考察清代政府实施的常平仓、漕粮转运、价格干预及禁遏粜等制度性调控手段,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国家信息获取、资源动员、政策执行与制度适应能力及其限度。同时,重点剖析士绅阶层作为重要的非官方力量,如何在平粜、赈济、市场协调及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揭示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补充乃至博弈的复杂关系。项目将结合历史学、经济学与社会学方法,从多维度解析传统中国市场治理的结构特征与实践逻辑,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清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也可为理解传统经济治理模式及其现代转型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负责人简介:吴伟,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制度经济学、三农经济问题,在《量化历史研究》《中国环境科学》《自然资源学报》《金融监管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独作论文,主持和参与北京市多级多个项目。
项目四
项目名称:推动产业链重构应对外迁风险的路径和政策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立足于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和数字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聚焦产业链安全和合作关系稳定性,旨在系统分析数字风险、外部冲击与供应链合作失稳的内在机制。研究将深入揭示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的风险扩散特征和策略演化逻辑。项目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战略指引,提出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的政策建议。
负责人简介:向晓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供应链管理。在《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经济管理》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
项目五
项目名称:耐心资本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及机制研究
项目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简介: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大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力量,面临着资本短视化制约技术攻关、价值链地位偏低、产业生态协同不足等发展瓶颈。本课题从耐心资本的特殊属性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关系出发,探索耐心资本推动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的作用机制,从理论构建、实证检验、政策优化等维度深入研究其实现路径,为完善耐心资本供给体系、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负责人简介:宋玉禄,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审计专硕学位点青年教师、高级管理会计师。本硕博就读于审计、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研发创新、资本市场与耐心资本。以第一作者在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基金项目2项。2022年获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3年入选"兴滇人才"青年人才。
编辑:陶伟
责任编辑:崔庆波
审核:柴毅
终审:徐琰超